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被称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成为许多创业人士的重要领域,那么2020年人工智能政策政府政策支持有哪些?
一、政府大力支持资金
(1)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统筹利用成都现有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资金,探索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和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人工智能企业贷款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对产业龙头企业率先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换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企业孵化,成都最高支持2亿元。
(2)杭州作为第二次入选城市,在市基础研究项目中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在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开展重要核心技术研究,按项目研发投入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其中,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审定推荐的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基础核心技术攻击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补助。
二、重视人才培养
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在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动产学研合作新培养模式,鼓励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在深圳联合设立人工智能课程,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要紧贴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建立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科研平台,加强学科之间、学院之间、校内外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合作创新。建设人工智能实训基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加强多层次人才储备。
三、城市实践应用
人工智能试验区的重要意义之一是探索产品形态,实际落地人工智能应用。不同城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特色也不同。但总体要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城市为单位建设,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智能时代城市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与经济相结合
(1)西安高新区建设“一区四园”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总面积2000亩,3年内新建150万平方米,全力建设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加快软件新城二期、电子谷核心区、西安智能谷和人工智能产业园四个人工智能产业试验园的建设,实现人工智能细分产业集群的集聚。一区四园“内西安重点布局智能传感器件、人工智能芯片、高端智能软件、智能终端、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智能汽车等四大智能硬件建设。
(2)重庆开始探索“山城特色”社会实验——基于重庆山城地形特色,依托重庆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脸部识别等产业和技术优势,围绕自动驾驶、脸部识别等山城特色场景的应用,推进人工智能社会实验规划动员,开始了相应的研发工作。
五、产业链建设
人才培养、技术突破、应用创新、金融辅助后,更重要的是孵化成果,试验区需要规划人工智能产业载体的建设,推出类似人工智能产业园、大众创造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园、特色城镇等形态的产业孵化载体。
人工智能将来必然作为朝阳行业,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推荐:华为最新麒麟9000架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