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是每个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烙印,可是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不愿意回家的人。
车票太难买,来回路途太遥远,回家花费太高,怕被催婚,不想家里人失望,拿不出红包和压岁钱……年年难过年年过,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出行不便,回家更难了。
但是虽然给了自己充足的理由不回家,可每逢年大年三十儿,依然觉得少了点什么,你在视频这头怅然若失,父母在电话那头感慨万千。
为什么我们总是回忆那时的年?
曾几何时,过年是我们最盼望的节日,抓紧完成寒假作业,下锅子、炸油条;每天都要上街疯狂购物;和同学相约玩花炮、打雪仗、逛公园;帮父亲贴对联;给长辈送年货……
一切准备妥当后,三十儿晚上静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熬夜疯狂发送拜年短信;大年初一在鞭炮声中醒来,看到床边精心挑选的新衣服,打扮整齐,一家人外出为街坊邻居送上新年祝福;从初一到十五,每日流连于亲戚家的饭桌前和同学聚会中,谈论理想,开怀大笑……
七八十年的农村过年,更是大张旗鼓,杀猪、宰羊、磨豆腐,几家人合伙在家门口支一口大锅,蒸馍馍、炸年货;孩子们过年也不再受到父母的管教,肆意地吃瓜子、花生、爆米花、麻糖,肆意地玩扑克牌、捉迷藏;凌晨鞭炮之后,男孩们还会满院子再转一转,看有没有引信的炮,会珍藏起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炸玻璃瓶子、破碗片子,没有引信的炮,就把里面的火药粉撅出来放一块,用香一点,“呲”的一声,带来片刻兴奋。
年初一后,把七大姑八大姨的礼品往三轮车上一扔,便出发了,走街串户,甚至好几天不回家。
小时候,父母经常说,“过年都是给孩子过的”。直到现在,每逢新年依然会想起小时候的日子,我们回不去的究竟是年还是家?
出门在外,冷暖自知,无数青年人过年回家只想陪陪父母,和好友红泥小火炉喝两杯,和老同学回忆一下当年的青葱岁月……
“过年恐惧症”恐的是什么?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单纯?过年回家便是直指人心的“魔鬼拷问”:工资多少?买房了吗?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回家?孩子上的是不是名牌学校?老公做的啥生意,提拔处长了吗?
所以,好多人患上了“春节社交恐惧症”。曾经“盼过年”的孩童已经长大成人,却成了“怕过年”群体。即使思乡情切,也不免五味杂陈。
一年到头没说过两句话的七姑八姨,过年期间尤为热情,车子、房子、票子儿女双全,成了他们眼中的人生巅峰。过年相聚的话题不再是话家常,而是盯住年轻人的钱袋和腰带。
对于归家的年轻人而言,亲情是人们身心疲惫后的避风港,结果一个年下来,身心俱疲。年前觉得快要过年了,无心工作,年后更是打不起精神来。好好的一个年,本该是放松身心,调整状态,却硬生生过得跟打仗似的,记忆中的年都变了味。
等坐上了返程的列车不仅感慨“明年再也不回来了”,可是到了第二年年根儿,内心又蠢蠢欲动,抢火车票,置办年货,换新钱,使出浑身解数。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过年?
老外是无法理解中国人春运大迁徙的,央视春晚的高收视率更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想,为什么中国人如此看重春节?
话说从头,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那时,人们于一岁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纳福祈年,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祇敬感德、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
那么,中国传统春节习俗都有哪些讲究呢?
所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中国人的年是十分讲究仪式感的,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各家各户都进入过年的准备期。
仪式感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将日常行为仪式化以赋予其意义的行为。
年,意味着春暖花开、辞旧迎新,最重要的就是家的团聚。
中国人是重家的,家及回家是构成春节的又一个要素。传统中国的民间组织往往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放大或者是几个有亲戚关系的家族组合。因此,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一个人如果游离家庭之外,便会游离社会之外。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动物如此,人何以堪!叶落要归根,暮年最多思。家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是西方人难以想象的。游子回归家庭,是找到了“组织”,找到了精神的港湾,找到了一生的安全感。
春节的内核是源自血缘和养育的亲情,是天然、原始的供给,是让人获得生命的养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更承载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未来的祈愿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所以,你想好回家了吗?
2024-11-15 17:57:10
2024-11-15 16:48:58
2024-11-15 11:51:10
2024-11-15 10:17:44
2024-11-15 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