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拟人开荒时代一路走来的洛天依,在各主流平台都留下了她的身影,洛天依的成功吸引了投资方的眼球,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虚拟人产业是否即将迎来一个大发展时代?事实上,看似热闹的虚拟人市场,还是需要先找到可变现的商业盈利模式。
2023年伊始,洛天依就在各主流平台晚会上频频亮相,B站元旦跨年晚、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现场都可见到这位虚拟歌手的身影。在众口难调的各类晚会上,通过设立由模型与算法构建的数字空间,让她再次为观众倾情献唱。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近年来,受邀参加各类晚会庆典的嘉宾中,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人”,他们是基于AR技术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也就是现在受到年轻人热议的虚拟人,目前,围绕数字人和虚拟现实标签打造的节目已然屡见不鲜,虚拟人已然成为新时代晚会的常客之一。
虚拟人产业的升温,让投资者竞相涌入,据相关机构透露,2022年,全球有36%的用户观看过虚拟歌手的表演,21%用户看过由虚拟人参与的直播等活动。
市场也瞄准了虚拟人市场的盈利机会,据悉,有意愿将虚拟人接入营销活动的广告商,已经占到了样本总数的大约45%。
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以虚拟人为标签的活动,似乎这个“小众文化”已经成功出圈,成为了受到主流社会认可的艺术形式。
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结果,仅截至2021年,中国国内同虚拟人相关的存续企业数量就已经超过16万家,当年新增企业数量为66293家。
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两项数据将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为2021年统计数据的5-7倍。
截至2022年9月,发生在国内虚拟人产业的投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24.9亿元,2021年全年这一数字为19.71亿元,涨幅同样明显。
只不过,在众多虚拟人中,洛天依毕竟是少数的一个,大多数虚拟人在成为偶像的道路上,仍将面临坎坷。
一个虚拟形象的原画设计、建模渲染等等工作,在相关开发软件的帮助下,其实不难产出,只是质量未必能保证,行业内差距比较大。虚拟人、数字人的报价,根据不同公司给出的资料,仅制作成本这一项,就细分了多个层级,价格下限一般在20万以上,价格高的甚至高达百万。而后期围绕虚拟人IP的运营,包括物料、作品等等,成本同样不低于“几千到几万每秒”这一区间。
硬件和成本问题,这是投资方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而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打造全新的虚拟歌手,如何找到盈利点?
造星,说来简单,但是在成为明日之星的道路上,充斥着重重关卡。真人偶像的成功,并没有固定的套路,虚拟歌手也是如此。
探讨虚拟人市场的未来,就不得不谈及洛天依的成长历程。作为国内首个VOCALOID虚拟歌姬,也是目前B站乃至中文互联网在虚拟人方面的顶流,2012年7月12日正式出道,15年在B站同歌手言和发行歌曲《普通DISCO》后,渐渐又开始从B站走红,这首歌也被认为是“第一首中文VOCALOID神话曲。
而在洛天依诞生十周年后的2022年,仅B站这一个平台就已经拥有了3.6万名虚拟UP主,全中文互联网的虚拟形象更是难以计数。
但是发布了音乐专辑、登上央视春晚、为2022冬奥会献声,获得稳定关注度的虚拟形象,至今为止只有这一位。
昨日是今天的的注脚,今日是明天的映像,虚拟歌姬洛天依的走红,难以复制。
究其根本,在洛天依成长的背后,有一群为爱发电的UGC创作者们、深刻理解了虚拟人产业的Vsinger团队——优质的作品与精心的运营,让洛天依渐渐成长为了中文V家顶流,几乎没有之一。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大家都想把握住这个机会窗口,只不过在热闹与繁荣之间,还有一段“尴尬期”。一位使用虚拟形象直播UP主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说出了目前的困境:“除了擦边和几款火一阵子的游戏,不知道大家想看什么。”
而在B站,半数以上拥有虚拟形象的个体主播,目前还无法通过直播获得利润。
曾有机构进行过一项关于虚拟人和“偶像经济”的调查,受访者中有超过63%的人表示因“作品质量”的因素失去关注的兴趣,也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主创团队的负面新闻、虚拟形象背后中之人的负面消息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打造全新的虚拟歌手,机会窗口与精心的运营都不可或缺,但是在这看似热闹的虚拟人赛场,仍然是奢望。
若无法挖掘出稳定的商业变现模式,那么2023年的虚拟人市场,很有可能仍然停留在表面的“热闹”。
2025-02-05 16:42:05
2025-02-05 11:45:12
2025-02-05 11:03:12
2025-02-05 10:48:05
2025-02-05 1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