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机器人大厨获批上岗 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颁发通过制度创新,北京经济开发区联合有关部门成功推动了国内首个热食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颁发。这一突破性措施为餐饮业的智能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获得这个许可证的是一个煎饼机器人,其技术含量引人注目。整个过程只需要3分钟,从摊面浆、翻面、加料到卷饼。近8年来,100多项知识产权、数万个零部件和机器人公司的研发和抛光凝聚在背后。
该机器人还配备了智能屏幕,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煎饼类型和调味品,并通过扫码支付订单。此外,客户可以随意选择是添加香莱还是辣椒,充分满足个人需求。中国首个机器人大厨获批上岗 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颁发
凭《食品经营许可证》,该公司已开始批量交付近百台煎饼机器人,并将2025年的订单目标定为5000至10000台。
未来,煎饼机器人公司还计划将技术转移到发现蒸、现烤等一系列机器人上,进一步拓展智能餐饮的使用场景。
北京经济开发区10万多个经营主体大多是民营企业,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如何服务庞大的民营企业主体?北京经济开发区是怎么做到的?中国首个机器人大厨获批上岗 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颁发
面糊、翻面、投料、再卷起来。熟练的煎饼水果师傅其实是煎饼机器人。在3分钟内制作一个热煎饼水果的背后,有100多个知识产权、1万个零部件和这家机器人公司经过8年的打磨。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当这个机器人最终从产品研发走向商业化时,它被一张证书卡住了。
2023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自动设备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方法,但全国没有如何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例子。在了解了北京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需求后,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制度创新。最后,去年,公司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热食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有了它,公司开始批量交付近100台煎饼机器人。今年,煎饼机器人的订单目标是5000-10000台,蒸、烤等一系列机器人将被转移和发现。
北京:经济开发区开设“服务港”,处理民营企业“急难忧”
为了更贴近公司,北京经济开发区在辖区内设立了11个公司服务港。该服务港直接进入工业园区建筑,直接整合近90个政务事项,周边2000多个经营主体无需经营管理委员会。
大约有26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我们基本上每年都要参观一次。一般来说,公司在找我们的时候会有几个需求,比如找场地,找资金,找投融资,第三个是找政策。中国首个机器人大厨获批上岗 全国首张热食类餐饮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颁发
通过这样的创新渠道,企业可以跨部门联系政府,实现更有效的沟通。去年,这家生物技术公司在购买工业土地工厂时,遇到了房地产许可证的流程性问题。通过服务港机制,公司与产业促进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沟通。最后,公司成功取得了工厂房地产许可证。
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有一个叫“吹哨报到”的机制,就是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之后当天组织了一个集合会,每个部门都可以一起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服务港可以派遣部门集中调度管委会各部门,涵盖企业成长的一些重要环节,如落地选址、工商登记、日常运营、技术迭代等,包括成果转化、降低成本、增资扩产等。,及时处理企业发展问题,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2025-03-07 14:42:16
2025-03-22 00:00:06
2025-03-21 18:39:07
2025-03-21 18:19:17
2025-03-21 1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