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林华新从美国回国 旨在推进数学的基础研究及其跨学科应用“著名数学家林华新在美国生活了近40年,然后回到中国,在上海从事全职研究。”香港《南华早报》3月11日报道,另一位顶尖学者最近回到中国,在新成立的上海数学交叉学科研究所(SIMIS)担任教授。
根据SIMIS网站上的数据,69岁的林华新去年年底加入并担任教授。SIMIS由数学家和几何先驱丘成桐担任主席并领导,旨在促进数学基础研究及其跨学科应用。
回国前,林华新在俄勒冈大学担任教授30年,也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他专注于算法代数,在处理C*-代数理论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C*-代数理论是数学的抽象支撑,为量子力学等高级物理和数学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他的工作为无限维数学结构的分类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促进了纯数学、量子理论和泛函分析的应用和发展。
“我一直梦想着在上海全职工作,SIMIS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林华新说,他未来工作的关键是培养SIMIS和复旦大学的学生。这学期,他将在复旦大学教授本科课程。与此同时,他还在SIMIS从事与算法代数相关的研究。著名数学家林华新从美国回国 旨在推进数学的基础研究及其跨学科应用
在2003年的一次采访中,林华新回忆说,他偶然走上了数学之路,并且很好奇。在那个书稀缺的时代,他偶然发现了一本数学书,并兴奋地解决了一些问题。
1977年,他在农场当卡车司机时,被选入大学数学系,这是当时唯一的名额。因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优异的成绩,他和第一个恢复高考的大学生一起参加了研究生课程。
完成本科学业后,林华新被邀请留在学校教书,这标志着他学术生涯的开始。1982年,他前往美国,1986年在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算法代数及其在动力装置和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短暂回国后,林华新再次移居国外,分别在荷兰、加拿大和美国工作,最终于1994年定居俄勒冈州尤金市。一九九七年,他成为俄勒冈大学的终身教授,他对C*-代数理论的研究已经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几十年的资助。著名数学家林华新从美国回国 旨在推进数学的基础研究及其跨学科应用
林华新说,在此之前,他每年夏天都会回到上海,指导博士生,举办讲座,安排暑期学术研讨会。2013年,林华新成为美国数学会第一位会士。他还因与中国大学的合作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与龚贵华、牛壮一起,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前沿科学奖(2023年)。
此前,SIMIS吸引了包括著名数学家刘克峰在内的多位顶尖数学家。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了20多年,去年也加入了SIMIS。刘克峰因在微分几何、拓扑和数学物理领域的研究而闻名于世,他的导师是丘成桐。
近几年来,在美国政府的歧视性打压政策下,越来越多的顶尖科学家选择回国工作。
2024年1月,国际力学、材料和工程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高华健全职加入清华。高华健获得国际固体力学最高奖项希尔奖。(Hill Prize)、铁木辛柯奖国际应用力学最高奖(Timoshenko Medal)、奖章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Medal)等待国际顶级荣誉奖,是迄今为止国际力学领域唯一一位同时拥有上述三大荣誉的科学家。著名数学家林华新从美国回国 旨在推进数学的基础研究及其跨学科应用
最近,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计算科学家陈沪东也离开了美国,全职加入了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陈沪东是格子玻尔兹曼的先锋和主要推动者。他在计算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动力学理论方面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并创建了PowerFLOW,这是一款国际知名的通用液体模拟工业软件。
《南华早报》3月10日最新报道称,在美国工作多年后,核物理学家刘畅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工作。刘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等离子体物理和核聚变,重点关注与逃逸电子和其他高能粒子相关的物理问题,包括托卡马克设备中的破裂、逃逸电子的产生和损耗机制以及高性能数值模拟代码的开发。
“顶尖科学家为什么离开西方去中国?”根据《南华早报》前的报道,这些研究人员除了个人发展机会外,还有各种考虑,包括缺乏归属感和对美国政治环境的担忧。然而,中国人和外国专家都表示,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不断提高的学术实力和年轻人才储备。
猜你喜欢
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联合海上执法部门开展两会海缆通信保障海上巡护行动
2025-03-07 14:42:16
2025-03-22 00:00:06
2025-03-21 18:39:07
2025-03-21 18:19:17
2025-03-21 1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