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家企业联合起诉关税政策 美国关税重负让不少企业难以生存2025年4月,美国五家小企业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阻止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全面加征关税政策。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美国行政权力的扩张与法律争议,更折射出关税政策对美国本土企业造成的生存危机。
诉讼核心:行政权越界与法律争议
起诉方认为,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的行为缺乏宪法授权。根据美国宪法,关税制定权属于国会,而特朗普绕过立法机构单方面加征关税,被指控破坏三权分立原则。自由正义中心作为诉讼代表机构指出,美国贸易逆差存在数十年,不构成法律定义的“紧急状态”,因此总统无权以此为由扩大行政权力。此外,佛罗里达州另一小企业主也发起类似诉讼,进一步凸显法律界对政府行为合法性的质疑。美多家企业联合起诉关税政策 美国关税重负让不少企业难以生存
关税重压下的企业生存危机
涉诉企业以实际数据揭示了关税政策的破坏性影响。例如,特里精密骑行服装公司2025年已额外支付2.5万美元关税,预计到2026年累计成本将高达120万美元,企业直言“难以生存”。其他依赖进口原材料或成品的中小企业同样面临成本激增、利润空间压缩的困境。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宣称关税旨在保护美国产业,但实际效果却是扰乱供应链、抬高本土企业运营成本,甚至加速部分企业倒闭。
经济与政治的多重连锁反应
从宏观层面看,关税政策加剧了美国国内经济矛盾。企业主和行业协会普遍批评政策缺乏针对性,未能区分“受保护产业”与“受害产业”,导致无辜企业成为牺牲品。美国领航者研究中心民调显示,55%的受访者反对加征关税,认为其加剧通胀并损害消费者利益。与此同时,中方已在世贸组织就美方加税措施多次提起诉讼,国际社会对单边主义政策的抵制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经贸政策的公信力。美多家企业联合起诉关税政策 美国关税重负让不少企业难以生存
司法博弈与政策未来走向
法律界预测,此案可能最终诉至美国最高法院。若最高法院裁定政府越权,将迫使特朗普调整政策框架;反之,则可能开创行政权干预贸易政策的危险先例。目前,涉诉企业要求法院颁布禁令暂停关税执行,但司法程序的漫长性使企业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
美国小企业的集体诉讼既是企业对生存权的抗争,也是对行政权力扩张的制衡尝试。关税政策的双重困境——法律合法性与经济合理性——正在撕裂美国国内共识。无论诉讼结果如何,这一事件已为全球贸易治理提供了警示:单边保护主义终将反噬自身经济肌理。
猜你喜欢
2025-05-09 14:54:11
2025-05-09 13:48:11
2025-05-09 10:21:10
2025-05-09 10:19:46
2025-05-09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