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要求鲍威尔降息 特朗普政府为何执着于降息特朗普政府降息执念的多维透视:财政压力、经济博弈与权力扩张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降息施压力度持续升级。从社交媒体喊话到威胁解职,从关税政策捆绑到法律程序施压,这场白宫与美联储的角力,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与权力重构的深层逻辑。
财政悬崖下的利息重负
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在2024财年末已膨胀至38.5万亿美元,其中联邦债务占35.5万亿美元。在高利率环境下,2024财年利息支出跃升为仅次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第三大财政支出。这种刚性成本如同滚雪球般累积,迫使特朗普政府寻求降息以缓解压力。若联邦基金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约3500亿美元利息支出,相当于2024年军费预算的40%。这种财政自救需求,与特朗普“美国优先”基建计划及减税承诺形成尖锐矛盾,降息成为维系政策可持续性的关键杠杆。特朗普再次要求鲍威尔降息 特朗普政府为何执着于降息
关税风暴中的经济对冲
特朗普推行的145%对华关税政策,正引发双重经济效应:进口中间品价格飙升推高企业成本,消费品涨价削弱居民购买力。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5年4月创下三年新低,零售数据连续两个月环比负增长。政府试图通过降息刺激借贷消费,对冲关税导致的消费萎缩。这种策略本质上是将关税成本货币化——用更便宜的信贷抵消商品涨价,维持经济增长数据稳定。但美联储研究显示,关税可能使核心PCE通胀率额外上升0.8个百分点,远超降息能抵消的效应。
权力边界争夺的制度困局
美联储独立性的宪法设计,正遭遇特朗普政府的系统性挑战。特朗普多次公开质疑鲍威尔任期合法性,推动最高法院重新解释《联邦储备法》,试图为解职美联储主席扫清法律障碍。这种权力扩张意图体现在政策协同需求上:政府希望货币政策与贸易、移民政策形成“三位一体”的刺激组合。当鲍威尔强调“需观察政策实际影响”时,特朗普团队将其解读为对行政权的掣肘。这场博弈已超越经济范畴,演变为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压力测试。特朗普再次要求鲍威尔降息 特朗普政府为何执着于降息
美联储的滞胀困局与政策困境
当前美国经济正滑向“通胀顽固+增长放缓”的滞胀风险。一方面,关税推升的核心通胀率维持在2.8%,远超2%目标;另一方面,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消费者信贷违约率升至2008年以来新高。美联储陷入两难:若维持高利率,可能加速经济衰退;若降息,则面临通胀失控风险。鲍威尔选择“数据依赖”路径,将政策调整延迟至2025年9月,这种谨慎态度激化了与白宫矛盾。
全球博弈下的利率武器化
特朗普的降息诉求暗含地缘经济算计。在欧洲央行已启动降息、中国LPR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美国维持高利率加剧美元升值压力,削弱出口竞争力。政府试图通过降息推动美元贬值,配合关税政策重构全球产业链。这种“降息+关税”组合拳,既能缓解跨国企业供应链转移压力,又可吸引制造业回流。但国际资本流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美国债券市场外资净流出规模创历史纪录,显示市场对政策冲突的担忧。特朗普再次要求鲍威尔降息 特朗普政府为何执着于降息
技术性衰退阴影与政治周期共振
美国经济的技术性衰退信号正在积聚。2025年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降至1.2%,低于潜在增长率;国债收益率曲线持续倒挂已达9个月。面对2026年中期选举,特朗普需要短期经济数据提振支持率。降息既能刺激股市繁荣,又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契合其“商业总统”形象塑造。但这种政治周期驱动的货币政策,可能加剧长期资源配置扭曲,为下一轮危机埋下隐患。
这场降息博弈的本质,是短期政治利益与长期经济稳定的较量。当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宣称“美国已准备好绽放”时,美联储却在为可能到来的滞胀准备应急预案。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侵蚀、财政纪律的松弛与全球信任资本的流失,正在重塑美国经济治理的底层逻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将决定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货币权力格局。
猜你喜欢
2025-06-25 16:28:54
2025-06-25 16:09:07
2025-06-25 15:51:12
2025-06-25 15:21:07
2025-06-25 15: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