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有望打破折价怪圈 中资企业赴港IPO迎来大爆发 港股市场长期存在的估值折价困局正在被打破。2025年5月,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募资356.57亿港元,成为年内全球最大IPO案例,其H股上市首日较A股溢价9.85%,颠覆了市场对AH股溢价体系的传统认知。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恒瑞医药H股发行市盈率达44倍,显著高于A股医药板块平均水平,蜜雪冰城上市首日股价飙升40%的超额认购盛况,更凸显国际资本对中国消费升级赛道的热烈追捧。这些现象绝非孤立事件,而是港股市场生态质变的鲜明注脚——截至6月初,已有26家内地企业成功赴港上市,近50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计划,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细分领域跟进"的多层次上市格局。
政策创新与制度突破构成这轮IPO热潮的基础动能。港交所2025年5月推出的"科企专线"政策,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请,显著降低了早期科技企业的上市门槛。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与香港《2024年施政报告》中优化互联互通、吸引中东资本等举措形成政策合力。这些制度设计不仅解决了企业核心技术披露的顾虑,更通过"外资回流+南向加码"的流动性双引擎,为市场注入持续活力——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6500亿港元,同比增幅逾100%,中东主权基金通过港股ETF等渠道加速布局中国资产。港股市场有望打破折价怪圈 中资企业赴港IPO迎来大爆发
市场流动性的结构性改善为估值重构提供关键支撑。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全球资金风险偏好显著转变,港股成为国际资本增配新兴市场的首选通道。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港股股权融资规模同比激增251.5%,主板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43%,映恩生物等明星股更录得116.7%的惊人表现。这种赚钱效应形成正向循环:宁德时代IPO吸引15国资本参与,冻资额近2500亿港元;蜜雪冰城获得千倍超额认购,推动可选消费板块市值增长27%。随着AH溢价指数从2024年的140%均值降至当前130%水平,长期制约企业赴港上市的估值心理障碍正在消弭。
中资企业全球化战略与港股市场功能升级形成深度耦合。在当前地缘经济格局下,港股平台提供的离岸资金成为企业海外扩张的关键弹药。宁德时代将90%募资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赤峰黄金拟用40%资金收购海外金矿,凸显港股作为国际化资本跳板的独特价值。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新经济企业密集上市正改变港股行业结构——科技与消费板块市值占比从2018年的2.8%跃升至28%,推动市场从传统金融地产主导转向多元产业平衡发展。这种转型不仅增强了港股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更使其成为中国新经济对接全球资本的"超级联系人"。港股市场有望打破折价怪圈 中资企业赴港IPO迎来大爆发
展望未来,港股市场的估值重构进程仍将延续。港交所目前有155家企业处于上市处理阶段,其中10亿美元级项目占比超三成,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构成后续上市主力。随着"科企专线"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以及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的技术准备就绪,市场流动性与定价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港股IPO企业85%选择溢价发行,较2024年折价发行数量减少8家,反映出市场信心进入正向强化周期。在这个进程中,兼具中国根基与国际视野的港股市场,或将成为连接内外双循环的战略支点,重新定义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估值逻辑。
2025-06-25 16:28:54
2025-06-25 16:09:07
2025-06-25 15:51:12
2025-06-25 15:21:07
2025-06-25 15: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