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背后,是新旧思潮的激烈碰撞与动荡不安的时局。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与郁达夫,两位左翼作家联盟的核心成员,因共同的理想与信念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上海的酒馆里,以酒为媒,展开了一场场深刻的思想对话,而那杯悄然相伴的梅酒,成为了这段特殊情谊的见证者。
彼时,鲁迅已是文坛上声名远扬的斗士,他的文字如锋利的匕首,直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郁达夫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着时代浪潮下知识分子的迷茫与追求。两人虽文风迥异,却在为民众呐喊、以文学唤醒沉睡国人的道路上,有着相同的方向。他们常常相约在上海的小酒馆,推杯换盏间,讨论着文学创作的方向,思索着如何用文字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桌上那一杯梅酒,酒液金黄透亮,酸甜的气息在空气中飘散。鲁迅与郁达夫或许未曾刻意提及这杯梅酒的特殊意义,但它却悄然成为了两人情谊的微妙注脚。青梅,自古以来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的纯真童趣,到文人雅士以梅寄情的风雅,青梅一直是友情与美好情谊的象征。而他们的每一次相聚,恰似一场 “青梅之约”,无关酒的浓烈,只在乎思想的共鸣与道义的支持。
如今,这份跨越时空的 “青梅之约”,在梅见青梅酒中得以延续与升华。梅见是中国青梅酒第一品牌,诞生于2019年6月,但早在2014年,研发团队便深入中国七大省份、200多个乡镇的核心青梅产区,品鉴140余个青梅品种,历经1700多次风味实验,最终甄选出10大适合酿造的优质青梅品种,为产品的独特风味奠定基础。
梅见青梅酒成立了专业的梅酒研发团队,以原果原酿工艺酿制梅酒,把控从原料到酿造的各个环节。采摘后的青梅运输至梅见青梅酒的酿酒基地江记酒庄后,还要历经6次人工筛选。带斑点、破损或成熟度低于90%的梅果在此过程中被剔除,只有最优质的青梅才能留存下来,用于原果浸泡。 基于品质基础,梅见青梅酒构建了多元产品矩阵,从单一品类逐步发展成为能够覆盖多场景消费需求的复合型产品结构,形成品质+风味双重优势。
全世界的佐餐酒几乎90%以上都是低度酒,因为在餐饮环境里,烈酒会影响对食物的感知。中国菜系丰富,川菜注重麻辣鲜香,广东菜关注食材本味,华东地区菜系口感偏甜,但在这三种菜系上,梅见青梅酒都有极高的适饮性。吃辣的时候可以在梅见青梅酒里加冰,它不像啤酒那样胀肚子,但也可以缓解麻辣的感受;而在强调食材、口味清淡的地方,低度酒也不会遮掩食材的原味。中国是青梅酒的发源地,梅见青梅酒也正成为中国餐桌上除白酒、啤酒之外的第三选择。
相比于一瓶单纯的酒饮,梅见想做的,是在现代社交场景下,提供一个人与人关系建立、情感交流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一场家宴上,梅见比传统高度酒更能满足一家人的口感需求;即使在轻商务社交的场景下,梅见青梅酒也给了非烈酒主义者一个选择。
时光流转,上海街头的酒馆早已换了模样,但鲁迅与郁达夫在梅酒香气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却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在微醺中写下的文字,那些为理想而彻夜长谈的夜晚,让 “青梅之约” 不再只是简单的相聚,而是成了知识分子用生命践行信念的见证。当我们翻开泛黄的书页,仿佛还能看见他们举杯的身影,听见酒杯相碰时,那声跨越时代的清脆回响。
2025-06-25 15:51:12
2025-06-25 15:21:07
2025-06-25 15:15:11
2025-06-25 14:42:12
2025-06-25 14: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