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是梅瓶还是经瓶?梅瓶的定名之迷

发布时间:2025-06-16 15:21:11    作者:小编    来源:   

引言


在中国古代瓷器的璀璨星河中,梅瓶宛如一颗耀眼的恒星,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闪耀着跨越千年的光芒。梅瓶不仅是酒文化的忠实承载者,更在历史的演进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与政治隐喻,成为解读古代社会文明的独特密码。

然而,关于梅瓶的称谓,却一直存在诸多谜团。从宋代的“经瓶”到清末民初的“梅瓶”,其名称的演变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变迁呢?


01梅瓶称谓的历史渊源

梅瓶的历史可追溯至时期,但当时的它并不叫梅瓶,而是被称为“经瓶”。这一名称与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紧密相连。经筵是古代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将其正式制度化。讲经结束后,往往会举行酒宴,而经瓶便是盛装美酒的容器,见证着知识与权力的交融。

宋人赵令畤在《侯鲭录》中记载:“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似瓦壶之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焉。”这里的“酒经”指的便是经瓶,其形状与梅瓶极为相似,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既便于储存和倒酒,又能减少酒的挥发,体现出古人对实用与美观的双重追求。

此外,宋代的经瓶在民间也广受欢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件宋时期梅瓶,瓶身清晰地写着“清沽美酒”,成为梅瓶作为酒具的实物例证。这反映出当时市井酒文化的繁荣,也表明经瓶不仅在宫廷中使用,在民间酒肆中也十分常见。当时的酒肆中,经瓶与盏等酒具搭配使用,为人们提供了饮酒的便利。磁州窑等窑口烧制的经瓶,常刻有与酒相关的字样,进一步印证了其作为盛酒器的功能。

是梅瓶还是经瓶?梅瓶的定名之迷

(磁州窑白地黑花“清沽美酒”瓶 上海博物馆藏)

到了元明时期,经瓶的称谓逐渐发生了变化。元代时,它被称为“酒经”或“经瓶”,明代则多称为“酒瓶”或“坛子”。明代的梅瓶在酒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宫廷常以梅瓶盛装御酒赏赐臣子,成为一种荣耀的象征。

南京中华门外天堡桥怀忠墓出土的肩部竖行书写“内府”二字的梅瓶,便是明代宫廷“赐酒”文化的实物见证。在民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酒肆茶楼中的梅瓶装饰愈发精美,各种花鸟、人物纹饰绘制其上,饮酒赏瓶成为一种风尚,酒文化与艺术审美在梅瓶上实现了深度融合。

是梅瓶还是经瓶?梅瓶的定名之迷

(明嘉靖 青花花鸟纹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直到清末民初,这种独特的瓷瓶才被正式称为“梅瓶”。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记载:“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侧微束,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这一名称的出现,与当时文人雅士对梅花的崇尚密切相关。

梅花的清风瘦骨与梅瓶的造型相联系,赋予了这种瓷瓶以高雅的文化内涵。然而,这一名称的出现也使得梅瓶的称谓逐渐脱离了其作为酒器的实用性,更多地向陈设器和文化象征转变。


02梅瓶的用途发展历史

无论是宋代各窑口所烧制的梅瓶还是出土的同时期金辽代的梅瓶,都有着一定的渊源与联系,现有考古研究都认为梅瓶最初是作为盛(储)酒器而出现的。

梅瓶的小口设计便于密封,防止酒液挥发;丰肩则增加了容器的容量;长腹造型便于倾倒时控制流量与流向;胎体上薄下厚,解决了瓶身重心的问题,使器身平稳得当。这些设计特点使得梅瓶在盛酒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宋代的磁州窑、定窑等窑口都大量烧制梅瓶,用于盛装和储存酒液,反映出当时市井酒文化的繁荣。

是梅瓶还是经瓶?梅瓶的定名之迷

宋代酒文化繁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梅瓶的用途逐渐多样化。

在元代,梅瓶的制作工艺愈发成熟,景德镇的青花梅瓶将梅瓶的艺术价值推向新高度,同时也融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从考古发现的元代墓葬壁画中,能看到梅瓶在宴饮场合的身影,它与各种酒具搭配,展现出当时丰富的酒桌文化。到了明代,梅瓶除了用于盛酒外,还被用作陪葬品。桂林靖江王陵出土的大量梅瓶,放置于墓室内棺椁的头侧和两侧的壁龛内,作为墓室中辟邪消灾、清平吉祥精神含义上的风水宝瓶,为镇墓之物和随葬品。

清代以后,梅瓶逐渐完成了从实用器向陈设器的转变。其制作工艺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釉色丰富,造型多样。在宫廷御膳房的酒具清单中,不乏制作精美的梅瓶,它们不仅盛装美酒,更以自身的艺术魅力为宫廷酒文化增添奢华气息。同时,梅瓶开始被用于插花等陈设用途,其优美的造型和艺术价值使其成为文人雅士书斋中的重要陈设品,寄托了人们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是梅瓶还是经瓶?梅瓶的定名之迷

清雍正 斗彩缠枝花纹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梅瓶作为中国传统酒器的代表,承载着宴饮礼仪与文人雅趣,其从宋代的“经瓶”到清末民初的“梅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称谓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中,梅瓶的用途也从盛酒器逐渐扩展到陈设器,反映了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然而,无论其称谓如何变化,梅瓶始终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国古代酒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结语


梅瓶的定名之迷,不仅关乎一个名称的变化,更反映了中国古代酒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

从宋代的“经瓶”到清末民初的“梅瓶”,梅瓶的称谓演变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中国古代酒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折射出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的转变。

推荐阅读
【北京,2025年7月15日】——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主题为 “数字赋能产融结合,共筑能源普惠新时代” 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上线“中国华能”互联网金融APP生态平台,全面探索 “能源+金...

2025-07-19 16:51:05

 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 王健林是否能解决万达流动性危机在商业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近年来频繁出售旗下资产以应对流动性危机。2025年初,万达再次被曝出加速抛售万达...

2025-05-26 09:31:18

六位嘉宾共同点亮启动装置 宣布“茅台酱香本地生活”官方账号正式上线7月17日,武汉——在江风拂面的盛夏时节,酱香酒公司与抖音生活服务联合举办的“茅台酱香本地生活上线启动暨开播仪式”隆重举行。...

2025-07-19 14:01:39

近日,由索塔®中国主办的第40期热玛吉Thermage规范化操作培训会议在广州圆满落幕!本次培训聚焦热玛吉操作的标准化、个性化方案定制及临床基础、操作关键点及注意事项、联合操作方案等,吸引了来自全国2...

2025-07-19 11:00:12

近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信息显示,由河南中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商品名:贯注®)正式获得上市批准,作为国家严格管制的一类精神药品,该药的问世有望为国内数千万注意缺陷多...

2025-07-18 16: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