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深化违规吃喝专项整治行动,以“禁酒令”为切口精准打击“四风”问题,同时明确政策边界,严禁“一刀切”式管理干扰正常餐饮消费。这场治理行动既划定公职人员行为红线,更为民生经济注入“强心剂”,让清风正气与市井烟火相融共生。
严查“酒杯中的腐败”,筑牢纪律防线
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看,有的干部在觥筹交错中丧失原则,将一桌饭变成“权力寻租的拍卖场”;有的单位在推杯换盏中突破底线,用公款买单垒起“腐败温床”。虽然2024年全国查处违规吃喝问题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公款宴请、利益输送等“隐形饭局”仍时有发生。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划出红线:严禁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严禁违规组织、参加公款支付的宴请。政策靶向是“酒杯中的腐败”,而非百姓餐桌。对公职人员而言,关键在于守住“不影响公务”“不铺张浪费”“不利益输送”底线。
划清“红线”与“绿灯”,平衡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
为避免“一刀切”误伤群众利益,专项整治明确三类场景界定标准:
红线区域:公款宴请、利益输送宴请、超标接待被列为必查项,对顶风违纪者公开曝光;
绿灯区域:自费家宴、合规商务餐叙、亲友小酌受政策保护,鼓励公职人员遵循“三不原则”(不谈工作、不涉利益、不超标准);
灰色区域:同学会、老乡会等可能形成“小圈子”的聚餐,需建立事前报备制度,由单位纪检部门把关。
针对公职人员“下班后能否与同事聚餐”的困惑,多地餐饮门店也推出了酒水选择建议,划定“安全区”与“红线区”,如:无利益相关的跨部门同事或者几个朋友小聚,实行AA制付费的情况下,可以选在江小白这种小瓶装平价酒水;高档餐厅、会所等餐饮消费场所,则禁止直属上下级、管理服务对象之间请客或公款支付,像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都是红线区域。
为引导合规消费,多地推出“合规餐饮地图”,标注推荐餐厅及人均消费标准,并通过政务新媒体提供24小时政策咨询服务。
反对层层加码,护航“烟火经济”回暖
餐饮业是民生经济的“毛细血管”。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比2023年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万亿元,增长3.5%,其中全国餐饮收入55718亿元,增长5.3%。
专项整治明确反对“层层加码”,严禁以“整治违规吃喝”为名干预正常餐饮消费。此前,某地因过度执法导致餐饮客流量骤降,直接影响农产品供应链,教训深刻。在政策落地执行过程中,各地还需要明白整治是“手术刀,不是”大锤“。既要严打权力异化,也要守护街头巷尾的烟火气。”目前,多地已建立容错机制,对首次违规且情节轻微者以教育为主,并畅通专项举 报渠道,严查“一刀切”乱象。
清风正气与市井烟火同频共振
随着“禁酒令”深入实施,餐饮业加速转型:高端餐厅推出“文化体验套餐”,社区小店深耕“亲子厨房+营养套餐”,无酒精饮品销量增长显著。北京市民王女士表示:“现在聚餐更安心了,既不用担心触碰红线,也能享受实惠美味的消费体验。”
治理违规吃喝是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切口,既要管住少数人的“嘴”,更要赢得千万百姓的“心”。未来,全国将持续探索“严管”与“厚爱”的平衡点,让清风正气与经济活力同频共振,绘就“政通人和、烟火升腾”的新图景。
2025-07-19 16:51:05
2025-05-26 09:31:18
2025-07-19 14:01:39
2025-07-19 11:00:12
2025-07-18 16: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