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动力示范船舶首航成功 我国氨燃料在船舶领域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航运业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2025年6月28日,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完成首航,标志着我国在零碳船舶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跨越。这艘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深圳海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试验船,搭载200千瓦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和双桨推进系统,满载50吨时航速可达10节,其成功运行验证了氨氢融合燃料在航运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可行性。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动力示范船舶首航成功 我国氨燃料在船舶领域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核心技术突破构成此次里程碑的基石。研发团队历时两年攻关,相继攻克纯氨燃料等离子点火、持续燃烧、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等世界性难题,自主研制出全套燃料供应系统及控制装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船舶运行中实现了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量也远低于国际海事组织(IMO)标准,这得益于创新的多级催化净化技术。这些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掌握纯氨燃料船舶全套技术的国家,相关专利已覆盖从燃料制备到动力输出的全产业链环节。
氨燃料的独特优势为其赢得航运脱碳"潜力股"的声誉。作为氢能载体,液氨能量密度达3.5kWh/L,是锂电池的6倍,且储运条件相对温和。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氨燃料将满足航运业45%的能源需求,这种零碳燃料特别适合需要长续航的大型远洋船舶。与传统重油相比,"氨晖号"每航行100海里可减少1.2吨碳排放,按年运营300天计算,单船年减排量相当于5000亩森林的固碳能力。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动力示范船舶首航成功 我国氨燃料在船舶领域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产业化布局已随技术突破同步展开。研发团队正推进兆瓦级氨燃料发电机组的研制,这是实现商业船舶应用的关键门槛。据行业分析,2025年全球氨燃料船订单预计达15艘,2028年将爆发式增长至150艘以上,中国有望占据75%的市场份额。合肥能源研究院已启动第二代产品的标准化设计,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沿海货船的实船验证。这种超前布局使我国在氨燃料船舶领域领先日韩竞争对手至少18个月。
国际航运格局因此面临重塑。当前全球替代燃料船舶中,LNG仍以73.5%的占比主导市场,但氨燃料凭借零碳特性正加速追赶。马士基等航运巨头已开始评估氨动力集装箱船的订购计划,而中国船舶集团接获的165艘替代燃料船舶订单中,氨燃料船占比正快速提升。这种转变将重构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我国凭借完整的绿氨制备、储运和应用产业链,有望在价值万亿的绿色航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动力示范船舶首航成功 我国氨燃料在船舶领域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下一阶段焦点。目前全球仅32个港口具备LNG加注能力,氨燃料加注网络建设更处于起步阶段。中远海运集团已启动十大枢纽港的氨燃料加注站建设,计划2027年前形成覆盖主要航线的补给网络。与此同时,南通中集安瑞科等企业开发的模块化氨燃料储罐系统,正为船舶提供灵活的能源解决方案。这种"船厂+能源企业"的协同模式,正在构建从燃料生产到船舶运营的完整生态链。
"氨晖号"的首航成功不仅意味着技术突破,更代表着航运业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当这艘试验船在巢湖划出零碳航迹时,它同时勾勒出这样一个未来:到2035年,氨燃料将与风电、光伏共同构成我国水上交通清洁能源体系的三驾马车,为全球航运业碳中和提供中国方案。
2025-07-19 16:51:05
2025-05-26 09:31:18
2025-07-19 14:01:39
2025-07-19 11:00:12
2025-07-18 16: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