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美国和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越南出口产品征收20%的关税2025年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终结了持续数周的高压谈判。根据协议,美国将对越南输美商品征收20%的关税,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如中国产品)则征收40%的惩罚性关税;作为交换,越南承诺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准入,并开放农产品和工业品市场。这一协议不仅重塑美越双边贸易关系,更成为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下的关键战略布局。
协议核心:从46%到20%的博弈
此次协议的达成源于特朗普4月启动的“对等关税”政策——当时越南因123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占其出口总额90%)被施以46%的惩罚性关税。在7月9日宽限期截止前的最后一刻,越南通过三重让步换取税率减半:
市场开放:取消美国禽肉、汽车等商品的关税壁垒,为波音飞机和农产品提供优先准入;
采购承诺:签署80亿美元波音飞机订单及29亿美元农产品采购协议,直接对冲贸易逆差;
打击转口贸易:强化原产地规则,配合美国封堵中国商品借道越南规避关税的行为。
越南的妥协背后是沉痛的现实:2025年前四个月,越南对美出口激增34%,但其GDP的三分之一依赖出口,美国市场一旦关闭将触发经济断崖。特朗普:美国和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越南出口产品征收20%的关税
越南的困境:短期阵痛与长期依附
协议对越南经济构成双重冲击:
制造业竞争力坍塌
越南输美商品中,服装、鞋类和电子设备占比超70%,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率普遍不足5%。20%的关税直接吞噬企业利润,耐克代工厂已面临订单转移至柬埔寨的压力。更严峻的是40%转口关税——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越南对美出口中约三分之一为中国商品改道转运,新规将切断这条“生命线”,迫使依赖中国原料的越南工厂停产。
主权让渡的隐忧
尽管越南提出承认市场经济地位、解除高科技出口限制等诉求,但协议未作实质性回应。美国维持对越南“非市场经济体”认定,使其在反倾销调查中持续处于劣势;同时,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封锁依然存在,制约越南产业升级。这种不对等关系被学者称为“新殖民契约”——越南以经济主权换取市场准入,长期可能沦为美国产业链附庸。特朗普:美国和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越南出口产品征收20%的关税
地缘棋局:针对中国的“关税防火墙”
40%转口关税被视为协议的核心战略意图。特朗普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曾直言越南是“中国经济的殖民地”,而2024年越南对美顺差的16%源于中国商品转运。新关税将迫使中国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撤离越南:在泰国、马来西亚重建供应链,但物流和时间成本激增;
深度本土化:在越南追加投资实现“实质性转型”(如本地化率超60%),但面临技术管制和审查风险。
此举也加速全球产业链重组。印度正与美国谈判35%本地附加值门槛,欧盟则寻求关键商品关税豁免,形成针对中国的“友岸包围网”。
争议与不确定性:谁为关税买单?
消费者与企业的双重成本
特朗普宣称“越南支付关税”,但经济学界普遍反驳:关税实际由美国进口商承担,最终转嫁消费者。耐克鞋类价格可能上涨18%,而依赖越南电子元件的美国制造商成本骤增。历史教训犹在——2018年对华25%关税实施后,美国贸易逆差不降反升,因刚性需求难被压制。
执行漏洞与越南的反制
协议未明确区分“转口”与“本土化”标准,海关执法存在模糊空间。越南可能通过货币贬值(越南盾年内已贬值5.2%)或补贴出口企业抵消关税影响,引发新一轮摩擦。此外,越南大规模采购美国农产品将冲击本土农业,可能触发社会动荡——此前日本因类似条款引发农民抗议。特朗普:美国和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将对越南出口产品征收20%的关税
余波:全球贸易秩序的裂痕
美越协议是特朗普“关税大棒外交”的又一模板:英国已接受类似条款,日本因拒绝开放农产品市场面临35%关税威胁。这种单边主义正瓦解WTO多边体系——越南单方面给予美国零关税,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却无需担责,凸显国际规则失序。
对越南而言,20%的关税虽是妥协产物,却保住了制造业根基。三星电子宣布维持海防市芯片厂扩建计划,彰显产业链的黏性;但代价是8%的经济增长目标恐难实现,亚洲开发银行已下调越南预期至5.7%。
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按下发送键时,他书写的不仅是一份贸易协议,更是全球化退潮时代的权力宣言:弱国若想进入美国市场,必须交出主权筹码,并成为遏制中国的战略前哨。而越南的选择,或许正是更多发展中国家在未来被迫面对的缩影。
2025-05-26 09:31:18
2025-07-19 16:51:05
2025-07-19 14:01:39
2025-07-19 11:00:12
2025-07-18 16: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