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两年消失8000万张 多家银行开始收缩信用卡业务根据《2024年支付系统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24年底,信用卡和贷款合一卡的发卡数量为7.27亿张,较2023年底减少约4000万张,下降5.14%。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第四季度信用卡发卡量达到8.07亿张以来,信用卡发卡量连续9个季度呈下降趋势,累计下降8000万张。
2024年,多家银行密集停止发行联名信用卡,“减轻”信用卡权益。去年以来,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正式宣布调整信用卡权益。
调整内容主要包括交通里程交换、机场贵宾厅服务和消费折扣。具体调整方式包括权益内容的变更、积分规则的修改和权益服务使用次数的减少。信用卡两年消失8000万张 多家银行开始收缩信用卡业务
信用卡业务当前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核心维度:
一、互联网信用产品颠覆性冲击
支付场景转移:蚂蚁花呗、微信分付等互联网信贷产品凭借嵌入消费场景的便利性,分流年轻用户群体
技术体验差异:移动支付工具(如手机闪付、数字货币)的无卡化操作,弱化实体信用卡存在感
二、经济周期与消费行为转变
风险偏好收缩:经济下行压力下,消费者主动注销闲置信用卡以规避年费及潜在负债风险
“死卡”现象蔓延:持卡人年均用卡频次持续下降,部分卡片沦为仅用于绑定还款的“僵尸账户”信用卡两年消失8000万张 多家银行开始收缩信用卡业务
三、银行战略调整与成本重构
机构瘦身:交通银行等密集关停信用卡分中心,减少线下运营成本
权益收缩: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停止发行联名卡,削减积分兑换、消费返现等增值服务
四、市场饱和度触及天花板
渗透率瓶颈:人均持卡量达0.85张后增量空间收窄,发卡量回落至2019年末水平
存量博弈加剧:银行转向激活睡眠用户而非争夺新客户,竞争焦点转向用户活跃度管理
五、监管合规压力升级
风险防控强化:央行推动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倒逼银行优化风险定价模型
数据治理趋严:《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银行需重构客户信息采集与营销模式信用卡两年消失8000万张 多家银行开始收缩信用卡业务
六、技术替代与生态重构
支付入口迁移:二维码支付占据线下消费场景,削弱信用卡直接交易占比
生态闭环缺失:相较互联网平台“消费-信贷-理财”一体化服务,信用卡生态孤立性凸显
上述挑战显示,信用卡业务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的转型阵痛,需通过场景嵌入、技术升级和生态开放实现突围
猜你喜欢
《哪吒》创作团队停止所有对外采访 《哪吒2》收获迪士尼导演好评
2025-03-07 14:42:16
2025-03-22 00:00:06
2025-03-21 18:39:07
2025-03-21 18:19:17
2025-03-21 1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