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用几滴血就可预测上百种疾病 为病人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目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当人工智能深入融入科学研究时,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有哪些新的探索空间?
AI × 疾病早筛技术少量血液可以预测数百种疾病
仅仅通过少量的血液,就可以提前预测数百种疾病的潜在风险
2024年,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凭借“人类健康与疾病蛋白质组图谱”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帮助下,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浆蛋白组检查提前诊断和预测疾病。AI用几滴血就可预测上百种疾病 为病人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据了解,这项研究最初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类型的痴呆症。此前,科研团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近1500种血液蛋白质进行筛查和分析,发现了11种血液蛋白质,可以预测未来痴呆的风险。
复旦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郁金泰表示,通过验血发现蛋白质变化,用人工智能计算出疾病迹象,可提前15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迹象。AI用几滴血就可预测上百种疾病 为病人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能更全面地绘制蛋白质图谱,能否分析出更多疾病与蛋白质的关系?
有了这个想法,研究团队分析了5万多人的血样和14年后的医疗健康数据,成功绘制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健康和疾病蛋白质组地图”,并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据专家介绍,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早期预防,少花钱”。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近3000种蛋白质的变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医生可以提前十多年预测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数百种疾病的风险。
郁金泰表示,该团队正在开发一个快速检测试剂盒,未来的常规体检只需要几十元的蛋白质检测,就可以筛查重大疾病的风险。就像现在测量血糖和血压一样方便,非常适合需要定期体检的中老年人。
AI × 全面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和效果
在浙江杭州良渚实验室,研究员沈宁和他的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开发了一种治疗儿童早衰的新药,在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团队正在积极寻求合作,努力促进临床转型。AI用几滴血就可预测上百种疾病 为病人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研究员沈宁说,人工智能算法使药物设计快速高效。如果使用传统的大规模选择,大约需要15个~20年的研发周期,失败的概率很大。在人工智能算法的支持下,药物研发周期可以缩短到3~5年。
早在2021年,良渚实验室就成立了临床医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跨学科的团队。他们开发了七八种深度学习算法,致力于遗传病和罕见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
沈宁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对不同的疾病甚至不同的患者进行数据分析,为每个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目前,中国科研界正以“跑步者”的态度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科学研究从过去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飞跃转变。从实验室到工业前沿,从基础理论到应用领域,人工智能正成为科学家手中的“加速器”,帮助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突破。
猜你喜欢
2025-05-09 10:21:10
2025-05-09 10:19:46
2025-05-09 10:15:00
2025-03-07 14:42:16
2025-05-08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