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4亿年前人类四肢线索 盔甲鱼类双叉苗家鱼化石被发现9月11日,记者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重庆市特种埋藏化石库新鱼化石材料研究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率先实施,取得了新的进展,发现了新的无颌鱼-甲鱼双叉鱼(Miaojiaaspis dichotomus gen. et sp. nov.),《古脊椎动物学报》的研究成果(Vertebrata Palasiatica)网上发布。
研究表明,双叉苗鱼属于盔甲鱼中的真盔甲鱼,具有典型的细长中背孔和头甲侧线系统的排列方式,其头甲侧横管尾端呈二分叉状态,因此得到了“双叉”这个名字。
通过对比解剖学的详细研究,研究小组发现双叉苗家鱼和2022年登上《自然》(Nature)灵动土家鱼期刊封面(Tujiaaspis vividus)关系密切,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考古发现4亿年前人类四肢线索 盔甲鱼类双叉苗家鱼化石被发现
令人惊讶的是,双叉苗鱼保存了一些与头甲相连的身体,以及位于身体腹部两侧的成对鳍褶皱。甲鱼的鳍褶皱最早出现在智能土家鱼身上,甲鱼成双鳍褶皱的发现为脊椎动物起源于双肢的“鳍褶皱理论”提供了关键的化石证据。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矿产资源分支机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陈阳表示,继灵动土家鱼之后,腹侧鳍褶皱的出现也在双叉苗鱼中被发现,这可能意味着腹侧鳍褶皱广泛存在于甲鱼中。腹侧鳍褶皱是脊椎动物四肢的雏形,包括人类。考古发现4亿年前人类四肢线索 盔甲鱼类双叉苗家鱼化石被发现
根据系统发展分析,双叉苗家鱼和灵动土家鱼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被称为土家鱼科。(Tujiaaspidae)。
“土家鱼科”已经灭绝近4.36亿年,由两个属组成:土家鱼和苗鱼。两个属都来自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也是重庆在“涌洞鱼科”之后命名的第二个科级古生物分类单元。
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一对贯穿人体的侧线(鱼类和两栖体的重要感觉器官),这是盔甲鱼中的第一次发现。
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朱敏院士团队于2022年9月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重庆特种埋藏化石库以封面论文的形式报道。这个化石库是继澄江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另一个特殊的埋藏化石库,为探索生命之树演变的重要节 点提供了大量的关键证据,将完整的颌类化石记录推向了1100万年。考古发现4亿年前人类四肢线索 盔甲鱼类双叉苗家鱼化石被发现